纏繞地球兩百多圈的膠帶去哪兒了?
發布時間:[2014-11-19] 查看次數:2032
隨著大家網購熱情不斷高漲,數據測算顯示,現在快遞業日均發生的拋棄包裝已達千萬件,每年所用的包裝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00多圈,網購包裝形成的糟蹋和污染益發令人擔憂。泡棉膠帶 貨到了,包裝盒該去哪兒?纏繞地球200多圈的快遞膠帶去哪兒了?事件: 網購致快遞包裝糟蹋驚人 膠帶紙總長能繞地球230圈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一年一度的網購“雙十一”盛宴正在進行,快遞業也是一片忙亂。有數據顯示,現在快遞業均勻每天發生的拋棄包裝達千萬件,包裝盒所用的膠帶紙更是糟蹋驚人,按每個包裹箱均勻用一米膠帶計算,網購快遞業每年所用的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30圈,快遞包裝所形成的糟蹋和污染令人擔憂。調查: 快遞過度包裝的兩難窘境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長迅猛。據顯示,現在網購快遞業每天發生的拋棄包裝就到達千萬件,包裝盒所用的膠帶紙更是糟蹋驚人。按每個包裹箱均勻用一米膠帶紙計算,用的膠帶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30圈,糟蹋現象非常嚴重。業內人士介紹,回收成本高、存放難等因素讓包裝回收面臨窘境。 買家:看著心疼拆著費勁 網購“狂人”孫冰告訴記者,有時候挺小的一個多西,包裝的部分卻比貨品的體積都大,拆包裝的時候需要用上各種東西。在記者調查中,大多數被采訪的市民都表示快遞包裹里很多的塑料泡沫、紙團和膠帶紙會形成很大的資源糟蹋,但有些網購物品即是易碎,所以還是期望賣家能夠包的結實一點,防止運輸過程中的損壞。 賣家:包裝不能出差錯 害怕客人給差評 河北省秦皇島市在網上做工藝品生意的張先生因為出售的產品不少都是易碎品,因而對于包裝特別在意。張先生說,作為網絡賣家,非常看重客戶給出的評價。客戶從自己這兒買東西,運輸過程中出了疑問,一般不會去找快遞公司,而是跟賣家交涉。如果因為包裝出了差錯,客戶給了不好的評價,對自己的生意影響很大。 快遞公司:損壞產品要補償,寧可過度包裝 記者轉而聯系了圓通快遞公司在馬鞍山分部的一個收發點。說起快遞件要如何包裝,這兒的負責人胡敏很直爽:“沒有辦法,發生破損疑問,真的是我們補償。萬一如果外面盒子是好的,里面東西碎掉了,那即是沒包好的緣由。肯定是寧愿多包一點,糟蹋一點材料你也不能把人家東西搞壞。 危害: 不能承受之“重”:既糟蹋又污染 在急速增長的快遞業務背后,堆積如山的包裝拋棄物帶來了新的疑問。不管是在住宅小區,還是企事業單位,樓下幾乎每天都堆放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快遞包裝。 廣州某較大型快遞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雙十一”前后,該公司每天僅包裝投入就到達數萬元。在廣州大道中營業點附近,多家快遞企業的站點負責人也告訴記者,最近每天送出去的紙箱,估計有近萬個。 除了驚人的糟蹋外,網購包裝處理所附帶的環保疑問也益發令人擔憂。 以電商、快遞公司打包快遞的透明膠帶為例。記者了解到,這種膠帶紙的主要原料為聚氯乙烯,也即是大家通常所說的PVC。“拋棄的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經過100年才能自然分解。”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一名教授指出。 審視: 破解過度包裝難題需全民參與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河北三河時代律師事務所劉士成律師說,針對快遞過度包裝這個疑問,“監管部門應出臺相關實施細則,清晰并細化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探索是否出臺相應處罰措施。” 消費者也是解決快遞過度包裝疑問的重要一環。“消費者應增強環保理念,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張忠民說,“此外我們還缺少完整的包裝垃圾回收體系,包裝垃圾的回收有待完善。” 節省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如何更好地促進資源的節省,開始有賣家想出了對策。據報道,1號店近日推出了“1起環保紙箱回收”活動,買家如果在簽收產品后將紙箱返還,每個紙箱可以獲得50積分。積分可以用于換購產品、參與抽獎、換抵扣券等,上線第一周的紙箱回收率便到達15%。又比如,當當網就在今年率先推廣以玉米淀粉為主料的淀粉基可降解環保包裝袋,該種包裝袋在土壤中4個月后大多數即可自然降解,對環境污染小,并且相比傳統塑料袋可節省70%的能耗。 用法律和行政之手,堵住快遞業“過度包裝” 管理過度包裝,還得回歸到法律規制與行政干涉的老路上。一方面,應該出臺法律法規,清晰電商貨品的包裝技術標準,揉捏包裝糟蹋的空間,一旦超標,便則可視作違法。 另一方面,盡管過度包裝本身是市場疑問,但因其關涉資源糟蹋和環境污染,政府部門完全可以用“有形之手”進行強制干涉,對于明顯超出包裝空隙率的包裝,相關部門應予嚴懲。 法律標準先行,輔之以行政干涉,管理過度包裝方有章可循,有力可使。期望有關部門能提前亮出管理之劍。 結語: 過去的“光棍節”現在的購物“狂歡節”。作為馬云背后的“男人”“女人”們,在拆快遞帶來的愉悅時能否關注這些里三層外三層的垃圾該何去何從? 期望相關快遞公司、電商企業、網絡賣家能夠多從節省成本和環保的角度考慮,盡快為包裝“瘦身”,做到“量體裁衣”。期望消費者知節省、懂環保,用實際行動去倡導環保包裝,廢物利用,這樣才能從根本節省資源。期望政府部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推動完善當下的回收體系,讓更多的包裝拋棄物進入可循環利用的體系。地球只有一個,不能讓纏繞它的膠帶蒙蔽了它的秀麗。